锅炉除氧剂是一种用于锅炉水处理的化学药剂,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去除锅炉水中的氧气,防止锅炉内发生腐蚀和氧化的现象。使用恰当的除氧剂,并且控制好其用量,对于保护锅炉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延长锅炉寿命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将从除氧剂的基本原理、使用方法和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。
除氧剂的基本原理 除氧剂是一种含有还原剂的化学药剂,其作用原理是通过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,将氧气还原为水。常见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、亚硫酸铵等。除氧剂一般以液体形式添加到锅炉水中,在锅炉内通过与气相氧气接触,气相氧气被还原为水,从而达到去除氧气的目的。
除氧剂的使用方法 (1)除氧剂的投加方式:除氧剂可以通过分批投加或连续投加的方式添加到锅炉中。常见的投加方式包括间歇投加、定量投加和浓度控制投加等。具体的投加方式要根据锅炉的工作情况、水质特点以及除氧剂的性质来确定。
(2)除氧剂的投放位置:为了保证除氧剂有效地与氧气接触并发生反应,可以在锅炉的上部或侧部设置专用的除氧器。除氧器一般由除氧剂喷嘴、导流板等组成,通过将锅炉水喷洒在导流板上,形成薄膜流动,使除氧剂与氧气接触,并发生还原反应。
(3)除氧剂的投药量:除氧剂的投药量应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和水质特点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除氧剂的投药量越大,可以去除的氧气就越多,但过量投药也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。因此,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锅炉的工作负荷、水质的含氧量以及实际的除氧效果来合理控制除氧剂的用量。
除氧剂的用量控制 (1)原水水质分析:在投药前,需要对原水进行水质分析,了解原水中含氧和溶解气体的含量,以及水质中可能存在的其它污染物。通过水质分析,可以确定适用的除氧剂种类,并对除氧剂的用量进行初步估算。
(2)实际操作中的用量控制:实际操作中,用量控制应根据锅炉的运行情况和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调整。一般来说,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或水质发生变化时,除氧剂的用量也需要相应调整。同时,需要定期对锅炉水进行水质监测,掌握锅炉水中氧气的含量和除氧剂的余量,以确保除氧剂的用量始终处于适当范围内。
公司邮箱 : hsdsjz@126.com
公司电话 : 13149481202
公司地址 : 河北省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园区丘头镇徐村村北
关注我们